分类 微语 下的文章 - 第九网络

微语

无题

其实人类的生命始终是种循环的共生,我们都有青春,也都将会老去,都会走过荆棘起伏的人生道路,而其中的爱恨嗔痴就是道路上的风景。感慨时我们抹掉眼角的几滴泪水,用纸页小心翼翼的把记忆包好,贮藏在心灵最深处,眼神也许会变得冷漠,但午夜梦回的时候,依然会有声音在身边响起,也许那就是从被风化的故事中悄悄益处的岁月的声音!

中年危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写一篇随笔都显得黔驴技穷了
以前静下来多多少少能写个千把字的文章,不论是游戏攻略 还是虚构故事又或是发表讨论写些类似于感悟鸡汤的东西。
网站刚搭建起来的时候 我理想的状态是一周弄个两三篇文章,现在看来两三周一篇也困难。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大概率是年龄大了吧!
年龄到了这个阶段是个可怕的话题,中年男人不如狗系列,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夹杂着生活琐事,工作压力!生活中主流的价值观已经变成已金钱来衡量一切,应该没有什么人敢不向他们低头了。经历过后才深刻知道为五斗米折腰,一分钱压倒英雄汉的窘迫和无奈。
那种遵从本心,自由自在的生活只能停留在童年的人生理想里了。
现实很多事情我们贯穿下来都是矛盾的,比如教育一方面要求孩子要快乐学习,另一方便又要抓升学,考大学。这中间无形重担最终会压在一个中年男人肩膀上,所谓快乐学习与好好学习本来就是对立的。
其实不论什么年龄最担心的是害怕失去学习能力,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带着某种价值观和情感来观察和审视的,现在的大数据让我们形成了信息茧房,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有限的认知里越来越自信,从而停止学习。
这个年龄段,习惯性的想着岁月静好,过那种传统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温文尔雅的“无为而治”的生活,但是现实生活中发现“中庸”比想象中更难。细心分析一下,原来中庸之道的基础是:天人合一;其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回到现实生活,既要我们抬头看路,还要求努力低头做事。
事情做到了极致才能从容!

自救救人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个业务员被自己想象打倒颇有感触,人在面对无能为力的事情或未知的恐惧时都是无限放大那种挫败感的!
最近工作有些变化,盘算着换个环境,做这个决定前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但真的要去面对这种未知变化的时候还是会有各种顾虑,人到中年身不由己!总是希望有个抓手,能确定很多事情,回头审视的时候有的时候发现既不是能力也不是平台的问题,可能是选了一条拥堵的道路,即使你开的是跑车,驾驶技术极其牛逼,但是依然无法展现出应有的从容,优雅的到达终点!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放大来看都要天时、地利、人和。在以“成败论英雄”,结果为导向的今天,很多失败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开始相信神秘力量,开始拜佛求得心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任何时候只有自己能吓倒自己,也只有自己能就自己!

磨镜照面

"认识你自己"。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或者群体而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说其是手段,其意是认清自己有利于对自己的利用,包括对他人的利用。但是,最终你会发现很难说是谁利用的了谁,因为你发现自己并没有看清就下了结论。说其实目的,无论成功或失败,最终我们得到的都是对自己一个阶段性的感受,满意不满意,知足不知足,无论哪种结果你都无法看清自己,你会发现你并不认识自己。原因很简单,你用来照亮自己的镜子上有无数污渍。必须先磨清镜面,才能认识自己。
有经验的医生,看到初生婴儿把手放到嘴里,就知道孩子是饿了。初生婴儿还没有建立自我意识时就有了吃的欲望,由此可见,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把奋斗的动力定位在欲望上。同样,上帝的此举造成了人类无休止的争斗,把人类引向灭亡。但这不是上帝的初衷,于是乎万能的上帝给我留下一个解脱的方法!大自然阴阳互生的规律也明示我们一定有一个解脱办法。圣人说"认识你自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何认识自己?首先,抓住机会,欲望造就的生与死、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一面镜子,还需要自己把镜子上的污渍磨掉,就能照见自己、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有一面属于自己的镜子。

读书的意义

大部分时候不去想学习的事情,不去讲读书的好处。因为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生活方式,但是偶尔无聊的时候看看书就会开始焦虑,焦虑的大部分原因是:当我们知道的越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焦虑感一下子上来了。
其实也大可不必,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人生。我们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等词语,当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才有那股冲进支持行动力。后面越学习越能认清自己,意识到差距;
我觉得如果就想做个普通人,那学不学习倒是无所谓的,过好当下,每天逍遥自在,开开心心。如果想和别人不一样,那就要去读书,去学习。不为别的,一个是通过书本学习到一些技能和经验,来是拓展自己的边际,认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另一个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去判断事情好坏,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信息库里分清主次,判断世界发展规律。
如果是企业负责人或者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那就需要这种学习能力。
有的时候在感叹自己年少时候缺少了一个导师来帮忙规划自己的人生、婚姻、事业等。其实我想如果真的年少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人,在自己的知识或者意识不够的时候,这样的导师应该大概率最后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有可能不信,想想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导,以当时的认知,有几个是认真听进去的,人到中年在回头看来,父母在我们人生启蒙阶段的教诲,大多是正确的。父母是我们最初的导师,但是小时候总是不耐烦父母的说教。学习也是一个认清自己的过程,认清自己才能发现差距,才能在学习,然后迭代、成长。
当然吃亏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想到去学习,去强大自己。现在能理解吃亏是福了,但是吃亏要乘早,不然真的来不及!